正规实盘杠杆平台排行
正规杠杆平台排行
  • 做股票配资 国博、台北故宫“同款”,华师校园里藏了一批青铜重器 | 文化中国行

    做股票配资 国博、台北故宫“同款”,华师校园里藏了一批青铜重器 | 文化中国行

    案号:(2024)苏0281执5282号

    国博、台北故宫“同款”,华师校园里藏了一批青铜重器

    华南师范大学校史文博馆内,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陈贤波看着展柜里的甲骨文残片,不自觉地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

    上世纪90年代,这批甲骨文残片和青铜器是华师历史系的课堂教具,每一片上的甲骨文、铭文都被老师一笔笔抄录出来,供学生“围观”学习。

    陈贤波为参观者讲解。

    陈贤波为参观者讲解。

    “这也是我的历史启蒙,时隔30多年,看到这批藏在文物室里的珍宝终于有机会展示出来,很感慨,也很激动。”陈贤波带着一批批入学的新生来到馆内上“开学第一课”,不厌其烦地讲解这段鲜为人知的华师故事。

    容庚收藏青铜器成“镇馆之宝”

    据统计,目前我国备案博物馆有7000家左右,其中高校博物馆超过400家。越来越多的高校博物馆在打破“一墙之隔”,让深藏在象牙塔的“宝物”亮相。

    去年,90周年校庆之际,华南师范大学校史文博馆也正式开馆。一年间,这座校史文博馆已经逐渐建成集文物、古籍、书画精品展示和研学教育功能为一体,现代和传统相结合的高水平文博馆。

    馆内藏品。

    馆内藏品。

    “原来我们华南师范大学有这么多珍贵的藏品。”校史文博馆开馆一周年之际,一批珍贵青铜器展出的消息在校友间不胫而走,全国各地的校友慕名而来。

    在展厅中,作为“镇馆之宝”的十年陈侯午敦占据了“C位”。凑近观看,器物上的铭文仍清晰可见。

    何为十年陈侯午敦?陈贤波解释道,敦是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盛食具和礼器,专门盛放黍、稷、稻、粱等粮食作物制成品,器身常有精美饰纹和铭文。而陈侯午为战国时期齐国国君,目前存世的陈侯午在位期间的青铜器仅有三件,另外两件分藏于国家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馆内藏品。

    馆内藏品。

    据传,十年陈侯午敦为著名金石学家、收藏家容庚先生旧藏,后转藏华师至今。除了来自著名收藏家容庚等学人的社会捐赠及购买外,展厅大部分文物来自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华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师生参与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的大规模文物调查发掘工作后,发掘、整理和保护而得。

    陈贤波举例,在展厅左边的第一个展柜,陈列的是贝丘及动物化石。藏品是1956年由华南师范学院实习师生采集自粤东海边贝丘遗址,对研究华南地区史前晚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学术价值。

    贝壳采集物及动物化石藏品。图片由华南师范大学校史文博馆提供

    贝壳采集物及动物化石藏品。图片由华南师范大学校史文博馆提供

    此外,广为人知的唐代张九龄墓的抢救性发掘,就是1960年7月以华师师生为主的十四人工作队组织进行的。当时发掘出随葬器物三十三件、壁画二幅、铁棺钉七十二枚,部分文物陆续入藏历史系文博室,作为中国古代史教研器物。

    “这些展品不仅仅是收藏,也用于日常教学。”陈贤波说,校史文博馆共藏有文物372件(套),已展出约一百件,以历史文化学院收藏的贝丘及动物化石、青铜器、玉器、陶器、瓷器及精品杂项为主,辅以图书馆藏历代古籍,文学院及美术学院藏当代名家书法、国画作品等。

    文物化为“教具”

    上演跨时空的教学课堂

    展厅内侧,一幅手绘简释图勾起了陈贤波在华师历史系求学的回忆。

    这是1993年9月原历史系师生绘制的39片甲骨残片完整图版和简释图,展柜旁还陈列着上世纪80年代原历史系师生制作的货币注释。据了解,历史文化学院文博室历年珍藏的甲骨三十九片,一片之上最少1字,最多8字。这些甲骨文内容丰富,字形多样,风格各异,反映出商周时期文字初成的古朴天然,具有重要的研究参考价值。

    华南师范大学39片甲骨残片图版和简释图。图片由华南师范大学校史文博馆提供。

    “在上世纪90年代,这些手绘释图就是我读书时的教具。当时我们老师还将甲骨残片上的文字抄写下来,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料。”陈贤波说。

    二十余年后,还是熟悉的手稿,台下的学生站上了“讲台”,向新一代华师学子讲述着老一辈华师人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但这场跨时空的教学课堂也随着时代发展有了新变化。

    陈贤波表示,他很希望学生能够利用文物去进行文化遗产的推广教育,例如设计研学课程、文创产品等。结合华师特色师范教育,校史文博馆陆续接待了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圣方济各大学师生代表团、海南师范大学访问团等学生,“我们将馆藏精品文物与历史教学结合,学生们近距离观察文物,更直观地接受历史的熏陶。”

    华师附属幼儿园参观。图片由华南师范大学校史文博馆提供

    华师附属幼儿园参观。图片由华南师范大学校史文博馆提供

    开馆以来,校史文博馆向广大师生、校友、社会团体及个人开放,已承担50个重要团体接待任务,共计3.3万人次。

    让文物在社会与大众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这是陈贤波对校史文博馆的期待,但他进一步补充:“我也希望这一批文物能继续延续广东学人的厚重历史,让更多人透过不同的文物去了解不同时代。从这个角度看,我相信文物永远活着。”

    【统筹】李培

    【采写】南方+见习记者 赵媛媛 记者 黄堃媛

    【脚本】南方+记者 黄堃媛

    【摄影/摄像】南方+记者 仇敏业

    【剪辑】南方+记者 杨奇

    随便看看